中国边贸联合会 华人论坛杂志社联合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 中国有充足底气应对

作者:记者 陈果静 发布时间:2015-12-17 16:09:30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利率长时间维持在超低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显露,全球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不断升温。其中,加息的溢出效应更为市场所关注。

  此次加息是否会引发金融市场震荡?人民币汇率会否因此承压?资本会不会大规模外逃?

  造成危机可能性低

  目前,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美联储加息是象征性、试探性的,因此造成的影响有限。此外,市场对于此次加息早有预期,在就业和通胀逐步改善的条件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并进入加息轨道是必然趋势。

  “但是,相比之下,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的压力较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

  2015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表现整体远低于预期。在此背景下,如果美国加息,会给其在资本流出等方面带来较大压力,不少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可能会经受比较大的冲击。实际上,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流出压力明显上升。

  同时,美联储加息会加剧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压力。由于所有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元指数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就会加大。

  业内专家表示,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的确会带来负面溢出效应,但此次加息并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因为前期市场已经消化了大部分加息带来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今年9月,就有不少市场人士预计美联储会加息。

  加息预期形成后,引发了多个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各国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进行对冲。“应该说,消化加息影响的时间较为充足,因此,并不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地震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丁志杰说。

  此后,市场关注的焦点将由“何时加息”变成“加多少,加多快”。目前一些机构预计,未来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将较为缓慢,2016年至多将有3次加息。接下来,美联储加息速度和力度是否超预期,将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

  不会引发资本外逃

  近期,我国公布的11月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数据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美联储加息后,是否会引发我国跨境资本的外逃?

  “美元加息和美国经济强劲两个因素的叠加,会使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增强。”林采宜表示,加之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会有一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回流美国。

  对我国来说,美联储加息的确会导致资本流出压力上升,但并不会引发资本外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个时期,资本流出压力整体上是可控的。一方面,经济基本面较好。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总体来说,“十三五”时期,GDP在6.5%至7.5%区间运行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财政状况也较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上比较平稳。此外,我国长期都处于对外净债权国地位,且2014年底外债占GDP的比重不足10%,远低于20%的国际警戒线。

  此次加息是否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上升,进而增大资本流出动力?从理论上说,美国加息后,我国短期内可能面临资本流出压力,进而带来汇率贬值压力,汇率贬值又可能进一步促使资本流出。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丁志杰认为,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较弱,已经消化了较多加息带来的影响。短期来看,不会引起贬值的恐慌或较大波动。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进出相对可控,对本国市场造成的实际影响并不会很明显,加上我国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加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人民币汇率仍有能力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应对政策空间充足

  “我国有能力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连平强调,不管是从外汇储备、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空间来看,我国均有充足的底气应对加息带来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高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4382.84亿美元,有较强对冲能力。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大型银行实力较强,整个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这也有利于我国抵御外部风险,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有充足空间。连平表示,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处在相对高位,仍有充分下调空间。美联储加息后一旦出现资本外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充足的流动性以对冲风险。从财政状况来看,我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约为53%左右,大大好于发达国家。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计划1.62万亿元左右,下一步,财政赤字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增强。“2016年财政赤字率可扩大到2.8%至3%之间,同时,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用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打好‘十三五’开局这一仗。”连平说。

  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我国仍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但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连平认为,金融改革的推进要更为谨慎,尤其是在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上。目前,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都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十三五”期间,改革的影响将更深入地体现出来。未来,既需要积极改革,也更需要考虑到资本流动加大带来的更多更复杂的因素,保证改革更加稳妥有序地进行。(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编辑:罗成
 
·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 中国
·中俄合研重型直升机或明年签约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尴尬 专家称
·济南空气质量连居倒数 环保局局
·5家上市公司宣布高管杨旺翔失联
·美俄将举行叙利亚问题会谈 对叙
·北京预售房资金监管松绑 将不受
·张召忠:日导弹试验不代表能击沉
·中国驻朝使馆:"朝鲜当局逮捕百
·北京发布意见稿:非京籍拟可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