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贸联合会 华人论坛杂志社联合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贵妃转身成绝响 人间再无梅先生

作者:黄维 陈苑 唐平 李岩 陈灿 发布时间:2016-4-26 7:58:44
    贵妃一醉不再醒,虞姬一别永隔世……2016年4月25日11时许,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2岁。10岁开始学艺,13岁登台初试啼声,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在世人眼里,梅葆玖从父辈手中接过并扛起梅派京剧这面百年大旗。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晚辈心中“低调谦逊平易近人”的九爷,是朋友眼中“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的时尚老头,他更是豪言“用新戏为人生画上句号”的创新传人。

    创新传人:用新戏为人生画句号

    作为梅派艺术传承人,梅葆玖将《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御碑亭》《穆桂英挂帅》等许多经典曲目很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移步可以换形,但要把握住根,那就是京剧的本体。”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国认为,梅葆玖先生对旦角艺术的传承是其最大的贡献,“他对传承的要求特别高,自己做的也很到位。原汁原味继承了梅兰芳的戏,还带出了很多徒弟。”张建国回忆,梅葆玖在今年两会上还特别强调,“传承是基础,是京剧界的当务之急,只有在传承当中,才会自然而然地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除了传承梅派艺术,梅葆玖更是把京剧艺术的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今年3月,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军曾赴梅府拜访,他清晰地记得,梅葆玖从父亲梅兰芳将二胡带进京剧谈起,历数京剧的创新之路。“他(梅葆玖)说京剧走到今天,成功的经验就是‘创新’二字,当年,梅兰芳就是创新的标杆。梅兰芳将创新精神一直延续到他最后排演的《穆桂英挂帅》,我也要留下一部《大唐贵妃》,为我的舞台表演画上句号。”

    李军回忆,2003年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首演,时隔十三年,梅葆玖一直操持着青春版的复排工作,并打算在今年11月上演。“把这么一台大戏,以交响史诗的全新面貌搬到舞台上,很不容易。”据李军介绍,《大唐贵妃》最大的创新是把贵妃醉酒、太真外传、华清池、马嵬坡等单独的小折子串成一部大戏,气势宏伟。这背后,梅葆玖不仅要重新写剧本,还要设计全新的服装、造型、舞美,“单单是华清池就要搭建成两层楼那么高”。

    在唱腔上,梅葆玖也作出了全新尝试,“主题曲《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的唱段就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此外,梅葆玖还告诉李军,他还计划年底将《大唐贵妃》拍成戏曲电影,“他会进录音棚里亲自唱,但至于表演,他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我年纪大了上妆不一定好看。’”

    在对京剧艺术的创新性上,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也受到过梅葆玖先生的肯定与鼓励。史依弘回忆说,前几年,她有一次表演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时正巧遇到了梅先生,她想不到梅先生会对她说,“史依弘,我知道你《锁麟囊》唱得很好,我很高兴。”“梅先生真的非常鼓励和支持我去学习别的京剧艺术流派,丰富自己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这都是好事儿,多唱多学都是好的。”史依弘感动地说。

    在今年两会上,梅葆玖先生的一次发言也令史依弘印象深刻,“他准备了很长的稿子,都是手写的,整个发言长达十多分钟,讲的就是他父亲梅兰芳在艺术道路上的传承与创新,当时在座的政协委员听后都非常受启发。”

    贴心“九爷”:温和洒脱,低调谦逊

    “梅葆玖先生为人非常和善,每次见到他,总是笑呵呵的”,京剧艺术家李维康认为,“梅先生是‘温良恭俭让’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

    梅葆玖在家排行第九,许多晚辈都亲切地称他为“九爷”,而作为与梅家有着100多年世交的谭派代表谭孝曾,则唤他“九叔”。谭孝曾口中的“九叔”特别会照顾人,也很注重生活的细节。在今年两会间隙,知道谭孝曾平时晚上有小酌几杯的习惯,梅老爷子特地拿着塑料袋到宾馆的超市里给他买了两瓶二锅头,让谭孝曾“真的感觉特别贴心”。

    史依弘和梅葆玖先生有着浓厚的师生情谊,谈到梅老爷子,她用“非常温和,非常洒脱,为人宽厚,不计名利”等词来形容,“他非常谦和,一直都把我们这些晚辈当朋友对待,做任何事情都是抱着跟我们商量的态度。这种性格也是梅兰芳大师身上所具有的,他之所以能受这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护,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

    “平易近人,梅葆玖老师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角儿,他对剧团里地位不高的龙套演员也很关心照顾,对我们这些晚辈更是关爱有加。”李军回忆说,自己早年在上海开了一个小工作室,里面有可以容纳200人的小剧场,开业时特别想请梅老师来看看,没想到梅老师很快就答应了,“大热天,他穿着小单褂就来了,看完还给我们支招,告诉我们工作室如何办好,什么样的表演能更贴近百姓”,李军至今记得,那天,他们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老爷子跟大家一起边吃盒饭边聊天,“这种平易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演员王刚也认为,梅葆玖先生在为人上称得上是“谦逊、低调”的大家风范。他回想起多年前两人曾在机场有过一次照面,“过安检时他正好排在我前面。他身边没有工作人员或者助理跟着,我就见他一个人忙着整理行装。我上前去帮助他,说‘就您自己啊’,他带着笑说‘是的,是的’。他那时都70多岁了,我还记得安检人员对他的态度还有点冷漠。我就对安检人员说,你们知道吗,这是梅葆玖先生啊。”

    在王刚的记忆里,不管是在旅途中还是在演出后台,每次见到梅葆玖先生,他永远是西服革履穿得整整齐齐,永远是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王刚感叹,“这不仅是他对自己形象的爱护,更重要的是他对周遭所有人的一种尊重。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时尚老头:“不务正业”,爱好广泛

    舞台上,他是风华绝代的京剧大师,生活中,他是爱好广泛的时尚老头。或许是源自父亲梅兰芳的开放式教育,梅葆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兴趣也相当广泛,爱喝红酒、爱吃西餐,还喜欢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电影,甚至对流行音乐也感兴趣,包括迈克尔杰克逊、邓丽君甚至张学友等人的唱片他都有收藏。

    生活中的老爷子还是“不务正业”的汽车、音响发烧友。在一次采访中,梅葆玖曾打趣地说:“我是不务正业。什么都喜欢,除了汽车、音响,什么无线电、遥控飞机模型都做得很好,还喜欢运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我都喜欢,我的生活很充实。”早年,父母健在时,担心他“捅娄子”,禁止他考驾照。当两位老人离世后,年近50岁的梅葆玖去把驾照考了下来,“是大货车的驾照,可驾驶卡车。”

    “师傅自己平时住着90平米的房子,养着六七只猫,每个月要为流浪猫花4000元,他就是这么有爱心。”梅先生的弟子姜亦珊说,“他一点儿不物质,一日三餐都很朴素。他特别真实,因此他塑造的人物也朴实无华。平时,我师父就是一个乐观的老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北京城逛街的老头。’”

    近几年,梅葆玖虽然逐渐淡出了一线舞台,但他特别喜爱跟年轻人打交道,长期坚持到各地办教学、开讲座。“梅先生不顾身体疲劳,到全国各地进行京剧教学活动,虽然很累,但他乐此不疲。”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袁慧琴动情地说,很多学生劝他不要再四处奔波了,但他为了能继续传承并弘扬梅派艺术,一直在坚持,“他曾对我说,‘像我这样天天给学生上课,天南海北地演出,日子就过得有意思。’”

    结语

    故人说,梅葆玖老爷子是带着遗憾走的,在生命弥留之际,家人在他耳边播放了新排剧目《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梨花颂》,“老爷子的眉毛还动了一下”。“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在一曲婉转的《梨花颂》当中,在芳菲将尽的人间四月天里,我们惋惜一代大师的离去,并寄以无限的哀思。 
编辑:罗成
 
·贵妃转身成绝响 人间再无梅先生
·习近平就政法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关于修改〈
·张德江主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 刘云山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
·千亩富硒草本咖啡种植基地启动仪
·世华健康产业筋骨养护活动启动仪
·千亩富硒草本咖啡种植基地启动仪
·去产能 人往哪里去 钱从哪
·智能汽车何时开进我们的生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