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 中国边贸联合会主管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中国选手信心满底气足

作者:记者 季 芳 发布时间:2021-8-20 8:44:08
                     ——回眸东京奥运系列之四              

     核心阅读

  在奥运延期与疫情防控的双重考验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充分依靠体制优势,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训练、保障体系,不仅经受住考验,更以一份亮眼的奥运会成绩单开创出发展新局面。

  

  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暂时还不能回到训练场,但她每天都会把房间里的训练器材“摸个遍”。东京奥运会是她的第四次奥运之行,32岁的她终于收获自己的首枚奥运金牌。多年坚持终圆梦,巩立姣说,是祖国的培养、团队的支持,让她有勇气挑战和超越自己。  

  成就梦想,背靠祖国。面对世界体坛前所未有的变局,国家的支持让中国选手有了驰骋赛场的底气与信心。在奥运延期与疫情防控的双重考验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充分依靠体制优势,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训练、保障体系,不仅经受住考验,更以一份亮眼的奥运会成绩单开创出发展新局面。

  传统优势项目的传承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的夺金大项达到14个,高于里约奥运会的10个、伦敦奥运会的12个。其中,跳水、举重、乒乓球、射击、体操、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28枚金牌,占金牌总数七成以上。

  乒乓球赛场,中国队以4金3银的优异成绩收官。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看来,为了捍卫荣誉,运动员、教练员和保障团队都竭尽全力,“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几代人的积累与沉淀,成熟的人才选拔培养方式,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让中国乒乓球始终保持强大。

  射击赛场,“00后”小将张常鸿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夺金,为中国射击队的奥运之旅画上了完美句号。在他身后,当年的射击奥运冠军杜丽面带笑容。这是张常鸿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杜丽作为教练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作为雅典奥运会首金得主,杜丽在东京奥运周期执起教鞭,在训练中向后辈倾囊相授,“感觉像带孩子一样,看到运动员一步步成长,很有成就感。”

  田径、游泳、水上等大项均进步明显。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创造了历史。巩立姣、刘诗颖分获女子铅球、标枪冠军,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赛艇、皮划艇均实现突破。

  中国体育代表团夺金项目覆盖面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厚度增加,与东京周期备战策略调整紧密相关。

  训练备战机制的创新

  过去一年多,东京奥运会在变数与挑战中前行,为运动员备战带来考验。面对不确定性和日趋激烈的国际体育竞争,中国选手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确保训练备战的科学性、系统性。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评价说,中国队在许多非传统优势项目上的表现同样精彩,“显而易见,中国奥委会在运动员备战方面的工作很出色”。

  奥运延期举行,让年轻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有了弥补短板、提升水平的机会。全队认识高度统一,训练也十分投入。前期国内外赛事“停摆”,队伍就组织对抗赛、队内赛来检验训练成果,随着国内赛事陆续恢复,队员们得到更多的实战机会。东京奥运会,首次参赛的中国队以第七名完成了精彩亮相。奥运会后,队员王婉钰当选世界橄榄球联合会评出的“突破球星”之一,成为唯一入选的亚洲球员。

  中国射击队此次以11枚奖牌创造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奖牌数新纪录。在奥运参赛名单确定后,队伍为每一位运动员建立了复合型保障团队,在体能强化、技术分析、伤病康复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形成一对一的服务支持。

  “我们有祖国作为强大后盾,可以在基地正常训练、提升状态,还举办了几次奥运模拟赛。”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说。

  在历时5年、极不平凡的东京奥运周期中,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训练备战一直在动态调整。探索国家队组建和管理新模式,借鉴国外先进训练理念和经验,强化竞争意识,恶补基础体能短板,实施科技助力……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才能于危机中找到机遇,开拓新局。

  东京奥运会期间,面对防控疫情的复杂形势,中国体育代表团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在防疫工作上同样交出优异答卷。为了确保777人的奥运阵容“零感染”,中国体育代表团建立赛时指挥体系和前后方联络机制,强化参赛保障,为代表团防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黎奥运周期的目标

  东京奥运会上,田径项目多点开花,“百米飞人”苏炳添跑出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女子铅球、标枪选手接连实现田赛项目奥运金牌的突破。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认为,中国选手能在国际田径赛事取得突破,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跃升的体现。”

  在“巴黎八分钟”《马赛曲》的旋律中,夏季奥运会的“接力棒”从东京交到了巴黎手中。由于东京奥运会延期,巴黎奥运周期缩短为3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人才选拔和备战任务十分紧迫,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准备。据悉,第十四届全运会后,新周期的选拔组队工作即将开启,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将成为第一次检验考核。

  疫情防控仍然存在压力,训练备战依然面临挑战。项目结构不均衡、直接交手对抗类项目还存在差距、“三大球”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是中国竞技体育亟待跨越的难关。中国体育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将继续坚持东京奥运周期内一些积极有效的做法和改革措施,同时还要有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在东京奥运会上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

  未来3年的备战,有挑战,也有机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因疫情防控需要处于隔离状态的中国选手花式锻炼的视频,引起了网友关注;世界冠军组成的教练团将运动融入居家健身场景,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奥运赛场内外,竞技体育不断扩大覆盖面,也为中国体育的未来打开了更广阔空间。

  立足“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目标,重新梳理奥运与中国的关系,将体育发展定位于更广阔的坐标系,体育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将被不断挖掘,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编辑:罗成
 
·中国选手信心满底气足
·东京残奥村正式开放
·将冰雪运动送到群众身边(走向冬
·文物事业改革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时
·就奥运选手姓名被申请注册商标—
·欧盟六七月太阳能发电量创新高
·抵制“政治溯源”逆流 全球盼合
·融入国家大局 开创香港未来
·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命运与共
·婚姻登记试点“跨省通办”(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