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 中国边贸联合会主管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湖南株洲全国两型建设实验区 演绎“大美”新图景

作者:方勋 实习记者 李芳森 发布时间:2016-9-11 10:39:15
    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座工业城市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创造过新中国工业史上180多个“第一”。与众多老工业城市一样,重工业为主的经济老路子越来越难走,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株洲由此开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发展之路,大刀阔斧的进行产业升级替换,让全体居民享受环境改变带来的“红利”。

    通过一段时间的阵痛调整,株洲由资源要素外流城市变成“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由“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变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清水塘老工业区的蝶变

    一根根高耸的烟囱被爆破、拆除、消失,成片的厂房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倒塌,大片空地上铺满建筑废渣……两年前的这一幕,至今仍在老郑的脑海里回荡,不时带他回到曾工作20多年的地方。

   2014年10月27日,旗滨玻璃株洲生产基地退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至10公里之外的株洲醴陵市,在和厂区最后一根烟囱合影后,老郑亲眼见证它的倒下。玻璃厂的烟囱倒地并非个例,2008年以来包括清水塘地区在内的整个株洲市区,总共有450多根烟囱被拆除。

    清水塘老工业区作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曾创造无数的工业奇迹。以株冶、株化为龙头,最多时有170多家冶炼、化工、建材类企业“挤在一起”。本世纪初后,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发展路径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成为株洲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2016年5月10日,株洲四方园选矿药剂厂、株洲宏基锌业有限公司关停通过验收;5月11日,株洲津源环保燃料厂、株洲鑫达冶炼化工有限公司关停通过验收;5月18日,株洲众鸿化工有限公司、株洲凯达特种复合材料铸业有限公司关停通过验收……清水塘老工业区因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或淘汰落后产能,近两年已关停搬迁企业28家。今年将重点实施关停搬迁37家中小冶炼化工建材企业,其中,首批已关停12家。

    据株洲市规划局介绍,将在清水塘核心区打造 “两馆”(湖南省工业遗址博物馆、中国机车博物馆),共同构成工业遗址公园,见证清水塘老工业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两型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中国首家出口电力机车的企业、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追风者”,中车株机自1936年创建以来,经过80年发展,创造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诸多纪录,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

    目前,中车株机制造的电力机车在世界11个国家及地区的大地上奔驰,代表轮轨上中国制造的“国家形象”,走出一条全面自主创新之路。

    2015年,中车株洲所轨道车辆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株洲成为国内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电动客车研制基地,其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株洲以发展两型产业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定发展现代农业,致力构建高端化、两型化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新思路。

    2014年,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0%,增长17.7%。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7亿元,这也是全国首个过千亿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凸显当地的竞争力。而在接下来的3—5年里,株洲还会迎来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服饰、陶瓷等另外4个千亿产业。

    株洲在“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升级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把株洲建设成为中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二五”时期,株洲服务业年均增长11.9%,与同期GDP保持相同增幅。

    株洲市民的两型生活

    行走在株洲街头,最惹眼的肯定是公共自行车。很多市民已习惯每天都有自行车的生活。目前,株洲公共自行车使用量日均使用量在10万人次以上。

    公共自行车的流行主要得益于对两型文化培育的注重。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新理念,坚持把动员全民参与、培育两型文化贯穿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全过程。

    株洲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两型知识和典型,面向全国征集“两型歌曲”,举办全市性两型文艺节目汇演,制作播放14类两型创建教学片,借助艺术形式和现代传播技术培育两型文化。

    在市区中小学普及两型课本,市直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举办两型改革报告会,让两型理念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自觉。组建两型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守护湘江”等主题活动,引导全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株洲在全市机关、学校、社区、家庭、企业等14个领域开展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实现创建领域全覆盖。各县市区规划建设了两型综合示范片区,集成“节能节水产品、清洁能源、保温环保建材、绿色出行、环保袋、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回收、绿化美化、志愿者队伍、两型文化”等两型元素进入片区,在全省率先形成由“栽盆景到建花园”的示范创建经验模式。

    株洲建成全国首个公交电动化城市、全省第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公共汽车票价统一降至1元;城区禁止柴油出租车上牌,推进出租车燃气化改造;城区规划建设13条上千公里的绿道。多年坚持引导每周少开1天公车,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搭乘公共交通的 “1135”绿色出行,将全市110个行政事业单位1237台普通公务车每周停开一天,并实行电子监控。

    株洲“两型”发展新道路

    走上“两型”之路,需要“啃”的硬骨头很多,面临层出不穷的问题。应如何摆脱困扰,走出求变之路呢?株洲提出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通过新型城市化带动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城乡统筹、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发展新路。

    2013年以来,株洲共拆除烟囱83根,截流湘江株洲段沿岸排污口19个,湘江沿岸1公里内养殖场退出461家,市域全覆盖建设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湘江水质持续保持Ⅲ类标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按新标准达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森林覆盖率达到61.85%;2012年、2014年,株洲两度摘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 市区环境空气良好以上天数为281天,较上年增加47天。

    株洲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同治”行动,树立全域株洲理念。城市管理全天候“整洁有序、绿色靓丽”,所辖3个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1个县城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攸县模式”得到国务院的肯定和推介。

    同时,精心培育宜居乡村景观,大力推进以发展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美”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已有22个村获得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荣誉称号。

    2009年,株洲投入3600万元建设覆盖全市中心城区的数字化城管系统,率先在全国将3G现代通信技术融入数字城管。株洲市区分为116个责任网格,配置信息采集员155名,株洲城市管理水平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完善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了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监控体系,数字化水平居全国一流。先进的城市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株洲的美誉度,株洲城市管理经验辐射全国,成为“智慧株洲”。(方勋 实习记者 李芳森)

编辑:罗成
 
·湖南株洲全国两型建设实验区 演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首根百米级铁基
·公安部:徐玉玉等诈骗案告破 2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李克强同老挝总理通伦举行会谈
·西班牙华媒:华人并非因语言而吃
·天津侨洽会开幕 48个国家和地
·中国籍男子在菲律宾遭绑架逃脱
·未来5年中国出境游市场稳增 注